近年来,心理健康日益受到广泛关注。如今,小至家庭幸福和睦,大至社会和谐稳定,无不与群众心理健康水平息息相关。
赣州市第三人民医院作为我市唯一的三级甲等精神心理疾病专科医院,始终坚持以关注和守护群众心理精神健康为己任,一方面不断提升医疗技术水平,实现心理精神治疗等特色专科蓬勃发展,另一方面持续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和“心防”工程,特别关注社会困难群体和特殊群体的心理健康,在章江河畔构筑起了传播心理健康理念、干预心理危机,及心理精神疾病治疗、康复等于一体的心灵家园,全过程守护群众心理健康。
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2016年的主题是“心理健康,社会和谐”。在此,市三医院倡导市民共同关注心理健康,构建和谐社会。
打造守护心灵的温馨港湾
——赣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守护群众心理健康纪实
朱政仁 肖燕 记者李美霞 文/图
关注“心防”,建起心理健康坚强防线
“我是个没有母亲疼爱的孩子,爱我的人屈指可数。和你们相处的时间不多,但是能处处体会到你们对我们的关心和爱护……”
近日,一封由市中心城区某小学的孩子小月(化名)写给市三医院“心防”专家组的信,让该院医务人员感动之余,也深深感受到肩上的责任之重。
“这些孩子大多因为缺乏关爱,出现语言障碍、情绪不稳、暴力倾向等表现。我们通过团队治疗,及时对他们的不良习惯和暴力处理方式进行干预,帮助他们形成完善的人格,用积极、正面的方式面对逆境。”据市三医院心理治疗检测室主任刘典英介绍,该院“心防”专家组前后3次前往该校,为孩子们开展团体治疗。
“治疗效果是很明显的。我们班的孩子小花(化名)以前几乎不说话,同学们都说她不会说话,但是经过几次治疗后,她开始会主动回答老师的问题了,性格也开朗多了。”该校一名班主任反映了孩子的变化,为市三医院医务人员增添了信心和动力。
今年4月,关注特殊人群心理健康的“心防”工程在我市启动。市三医院作为“心防”工程专家组成员单位,坚持走进社区、学校、单位等,为逆境儿童、留守老人等特殊人群开展心理健康宣传和治疗,及时对具有心理障碍的人群进行干预和治疗,预防心理和精神疾病的发生和恶化,为维护社会和谐作出贡献。
在“心防”工程中,该院心理专家不仅承担着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和为全市专家组成员进行培训的职能,更承担起为特殊人群进行心理评估和干预、治疗,在突发事件中参与心理危机干预等责任,最大限度减少心灵创伤,提升群众心理健康水平。
前不久,我市一名消防战士在执行打捞溺水身亡人员的任务后,出现意识不清、不认识人、总是感觉全身瘙痒等症状。市三医院心理专家为其进行评估后诊断为癔症,并对其进行心理治疗,帮助患者克服心理障碍。
该患者康复后,市三医院专家意识到,由于职业要求,消防战士经常要面对很多危急的场景,提升他们的心理应急能力非常重要。为此,该院专家深入大队,为全体消防官兵开展心理疏导和治疗,全方位提升他们的心理应急能力。
此外,该院专门派出心理专家,深入会昌、于都、大余等县(市、区)为我市各级“心防”工程专家服务团队成员及精神病患者监护人、精神疾病医务人员等开展培训,全方位、多层次传播心理健康知识,提升心理健康水平。今年以来,该院共为“心防”队伍成员开展培训近千人次,为提升专家服务团队的服务能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提升技术,专病专治惠及百姓
国庆长假期间,在某中学任教的小鹏(化名)带着一家老小出游,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假期。看着眼前开心的孩子,小鹏感慨万千,他说,如果五年前没跨过心里那道坎,他不会有今天的幸福生活。
5年前,小鹏因工作压力大等原因患精神分裂症,多次产生自杀的念头,被送往赣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在市三医院,小鹏接受了包括药物治疗及心理疏导、情绪调整、精神康复等在内的规范诊疗,原本情绪低落的他逐渐变得阳光、自信,重拾起对生活的希望,并经过系统治疗后顺利出院。
5年间,小鹏坚持定期在市三医院接受复诊及治疗,康复情况良好,至今未出现病情复发情况。随着精神疾病的日益康复,小鹏不仅返回工作岗位,很好地完成了本职工作,同时顺利结婚生子,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
小鹏对市三医院的信任,源于该院对医学技术精益求精的追求。近年来,该院始终坚持质量建院、人才立院、科技强院、服务兴院的办院理念,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人才培养方针,不断派出优秀骨干赴北京、上海、广东等全国各地知名医院学习对接,并邀请国内知名专家来院讲学指导,引进国内先进的理念和技术,不断引进新技术、开展新项目,造福赣南及周边百姓。
近年来,该院重点发展精神、心理、睡眠等专科,不断加强学科建设,细化科室设置,在专科领域做精做细、做实做专。目前,该院已成为市医学会精神、心理、睡眠、精神心理护理4个专科学分会的主委单位;精神科、心理与睡眠科成为全市重点建设学科。
为适应学科发展和患者治疗需求,近几年来,市三医院充分发挥精神、心理与睡眠等专科优势,在资金投入、设备配置、人才结构、临床科研等方面给予倾斜,相继开设了失眠、焦虑、抑郁、双相情感障碍、酒依赖等13个专病门诊,将相关专业医务人员集中在相关专病专科,向特定群体提供更加专业化、个性化的诊疗服务,让专病患者免去在不同专科反复奔波之苦。
系统康复,搭起回归社会桥梁
“在这里治疗,孩子几乎每天都给我们带来新的惊喜。当初也是听身边的亲人说这里技术不错,想不到来一趟还真是值得。”近日,患孤独症的孩子小秦(化名)妈妈见到记者时,滔滔不绝地说着孩子的变化,以前说话说不清,现在能够清楚表达他的想法了;以前手肘没法伸直,现在可以伸直了……
原来,今年7岁的小秦在3岁时被诊断为孤独症,此后,小秦的妈妈带着孩子四处奔波求医,治疗效果却一直不佳,直到听说市三医院开设孤独症康复训练部,立即带着孩子前来求诊,至今康复效果良好,孩子进步明显。
2014年,市三医院在全省率先开设孤独症康复训练部,成了继该院精神康复医学科后的又一精神康复专科。除孤独症康复训练部外,该院还设立了精神康复医学科和老年康复训练部,为孤独症患儿及老年患者、精神疾病患者提供全方位康复治疗。
如果说心理干预和治疗构筑起了防治心理和精神疾病的防线,那么精神康复便成了精神疾病患者对接社会的重要桥梁。近年来,市三医院本着“功能训练、全面康复、回归社会、提高生活质量”的康复原则,全力打造康复医学科。
该院康复医学科设立个体和团体心理治疗室、音乐治疗室、舞蹈治疗室、生物反馈治疗室、脑功能治疗室、宣泄治疗室、作业及特殊手工艺治疗室、居家训练室、认知功能训练室、职业功能训练室及室外体育场等,为住院患者提供多元化的精神康复服务,成为国内康复项目最多、占地面积最大、人员配备齐全的精神康复医学科之一。
在治疗方式上,该院康复医学科采取全程介入、重点康复的模式,在患者接受相应的药物及物理治疗的同时,着重对患者社会功能的全面康复。
“我们每天派康复治疗师到病房对急性期病人开展相应的康复治疗,等症状得到控制、病情相对稳定后,对其进行全面评估再转介到康复医学科进行个体化、针对性、全方位的康复治疗和社会功能康复训练,直到患者康复出院,回归家庭、回归社会。” 该院康复医学科主任郭隆润说,康复医学科为患者提供全程康复治疗,通过系统、科学的康复训练,提升患者的自我检测、社交和心理应对能力,为患者回归正常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
通过多年的努力,市三医院基本构建起了心理和精神疾病的完善防治网络。但仅靠一家医疗机构还远远不够,精神心理疾病患者需要更多的家庭温暖和关爱,需要社会各界更多的理解、关心和帮助。今天是世界精神卫生日,期待能够得到更多支持,和社会各界共同携手,为赣南百姓身心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