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岁老人养生秘诀:
过分关注身体疾病不利健康
忘却疾病,快乐生活
○记者刘航 实习生刘萍/文 见习记者刘七葆/图
日前,73岁的瑞金老人刘辉洋特意坐火车来到赣州,向本报投稿。老人看上去精神很不错,他告诉记者,其实自己曾在鬼门关前走过一遭,但他凭着良好的心态渡过了难关。
刘辉洋说,他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农村家庭,儿时头上长了疖子,因没有条件医治,花了3年时间才痊愈。这期间,他经常发烧,结果心脏受了影响。1973年,他因心脏病住院,病情严重到医院把病危通知书送到其工作单位。不过,刘辉洋没有灰心,他还写了副对联勉励自己:隆冬过去即是春,战胜病魔健为民。
期间,有个朋友告诉他,他的病可以在上海通过手术治好。刘辉洋迅速到上海求医,一年后,他手术成功回到瑞金。从鬼门关闯过后,他为自己订了个“积极养生法”:任何时候都保持心情愉快,继续粗茶淡饭的生活,积极努力地工作,为家庭为社会多作贡献,把疾病的问题抛到脑后。
刘辉洋说,自己直到退休,除了伤风感冒外,没再犯过其他大病。“尽管如此,我的身体素质比普通人差些,随着年龄的增长,工作起来更吃力,所以在1991年的时候,我主动向单位提出了病退。”退休之后,刘辉洋积极寻找人生乐趣,比如每天都练书法,研究学习中医知识,外出散步锻炼身体,他从来不想自己的心脏疾病,把生死问题抛到脑后,在他看来:“精神不好就成病。”
专家点评
过分关注身体疾病不利健康
○记者刘航 实习生刘萍
日前,赣州市三医院老年三科主任唐斯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心脏疾病患者要保持情绪稳定,不要发脾气,饮食要清淡,刘辉洋的“积极养生法”正好符合这些要求。心脏疾病患者同样不能太劳累,而刘辉洋在50岁时,能够量力而行,主动病退,有利于养生。当然,心脏疾病患者也需要适量运动,刘辉洋这一点做得较好,能够每天去散步锻炼身体。
唐斯伟认为,刘辉洋有个开朗乐观的心态,生活过得充实,这样对其免疫力和血液循环都有好处。同时,刘辉洋有自己的兴趣爱好,例如练习书法,这是有利于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的有办法。总的说来,刘辉洋把对病人对身体健康的焦虑转变为对工作的热情和对社会作贡献的热情,这是非常值得肯定的,因为,不关注身体健康固然不好,但过分关注身体疾病也没有好处,不利于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