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精神病患者用药安全护理
人到老年,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除与青壮年不同,出现不良反应的机会明显增高,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因此在应用抗精神病药物过程中要仔细观察。
1、了解患者用药史和对药物熟知程度。患者对医药知识了解较少,又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诱导,容易造成危险的用药事件,进而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2、了解患者各脏器的功能情况。特别是参与药物代谢、转换、排泄的主要脏器肝、肾功能下降后,直接影响到药物在人体内的正常转化和排出,导致老年患者更容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
3、了解患者的精神症状、心理状态。按照医嘱给药,保证药物按时按量服下。
4、监管服药。对患者每餐服药要认真仔细,拒服药者耐心解释,服药后检查口腔,防止吐药或藏药,因老年人药物未服进去就等于没有用药,而医生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就会以为药物的剂量不够而加大药量,就会出现服药过量的危险。
常见药物不良反应及护理
1、吞咽困难 进食时患者应取坐位或半坐位,对进食发生呛咳的患者,应给流食或半流食,呛咳严重者,停止喂食,可遵医嘱给鼻饲或静脉输液。吞咽困难患者不宜进食糕点、馒头、糯食等食品,以免发生噎食。
2、椎体外系不良反应 评估患者锥体外系不良反应的症状,如急性肌张力障碍、静坐不能、类帕金森症等,给患者的行动造成不便,如穿衣、持物、下蹲等困难,在安慰、关心、理解和尊重患者同时,帮助患者料理日常生活,防跌伤。
3、体位性低血压 评估患者用药后反应,有无头晕、眼花、心悸等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向患者讲解药物治疗的同时,告知患者平时避免剧烈活动,在改变体位时动作要缓慢。对体弱、伴有心血管疾病或既往有体位性低血压者,做好血压的监测。用药期间患者一旦出现头晕、心悸、面色苍白或不明原因跌倒,应立即测血压,足高位,给予吸氧,建立静脉通路,遵医嘱用药,禁用肾上腺素,在患者未清醒前,尽量避免搬运患者。
(九病区 肖秀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