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中,睡眠障碍的发生率要达到40%以上,其中失眠最多见。为什么会导致失眠呢?主要由于脑部产生正常睡眠的结构和功能发生异常所致。较为常见的失眠原因如下:
1.心理行为障碍引起的失眠:①因情绪激动如兴奋、喜悦、焦虑、不安、悲痛、恐惧等,使机体一时不能调整适应所致。②持续精神紧张,表现在几个方面:负性生活事件或长期过分紧张的工作;睡前强烈希望有一良好睡眠的愿望;白天担心失眠对健康的危害,而将注意力集中于失眠。③习惯不良,如睡前吸烟、饮酒、喝茶、剧烈运动等。④长期与入睡相伴的物件或环境不存在时发生的失眠。
2.环境性失眠:如酷暑、严寒、噪声、强光或高原反应等;或守护病人、身处危险场所等。
3.精神疾病引起:90%以上的神经症(如神经衰弱、焦虑症、强迫症和抑郁性神经症等)和精神疾病(抑郁躁狂、分裂症)会引起失眠。
4.神经系统疾病引起:常见有脑血管病、脑外伤、脑变性病变、痴呆等。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和缺血缺氧直接导致失眠;不自主运动(周期性肢动、不停眨眼、震颤)的干扰;肌张力增高和主动动作减少;上气道的异常运动;大量多巴胺和乙酰胆碱类药物可引起快眼动睡眠减少;睡眠行为异常病变,如睡惊症、睡行症和快眼动睡眠行为异常症等;并发的焦虑、抑郁或其他精神病如痴呆等;白日过度瞌睡。
5.躯体疾病引起:常见有感染和中毒性疾病;内分泌和代谢障碍性疾病,如月经期、妊娠期、更年期、糖尿病等;心血管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病、睡眠哮喘;消化性溃疡病;其他如类风湿病、肝肾功能损害、食物过敏等。
6.醒-眠节律失调性:快速跨越多个时区后引起的时差综合征;由于工作安排与正常醒-眠节律不符所引起的轮班性失眠。
7.药物引起:咖啡因(包括浓茶和咖啡)、茶碱、甲状腺素、皮质激素和抗震颤麻痹药等;药物副作用对睡眠的干扰;白日服用各种镇静药物后引起的醒-眠节律紊乱;撤药反应。
8.老年期失眠:脑功能衰退、身体健康差、服药机会增加、精神因素的影响、白日瞌睡增多等,这些进一步引起醒-眠节律紊乱。
9.睡眠疾病伴随的失眠:常见的有睡眠呼吸障碍、胃食管反流、夜间心肌缺血、睡眠期频繁发生的各种不自主运动(如周期性肢动症、下肢痛性痉挛和磨牙症等),以及睡眠期发生的各种精神运动障碍,如睡行症、睡惊症、夜间惊恐发作等。
(赣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心理医生 肖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