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睡眠 远离慢病
——写在2017年“世界睡眠日”
朱政仁 王海丽 肖燕 记者李美霞 文/图
近年来,睡眠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据专家介绍,患者出现睡眠障碍,长期失眠,极易对其生活和工作产生影响,导致心脑血管等相关慢性疾病,甚至出现精神疾病,因此,健康睡眠,与我们息息相关。
作为我市唯一的三级甲等精神专科医院,近年来,赣州市第三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市三医院)率先在全省设立睡眠科门诊和住院部,对睡眠障碍患者开展综合性治疗,致力于通过物理、药物、心理等方面治疗,解除睡眠障碍给市民带来的慢病困扰,保障市民健康。
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今年的主题是“健康睡眠,远离慢病”,市三医院睡眠科呼吁市民,共同关注睡眠障碍,保障身心健康。
赣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睡眠卫生团队
专业诊疗 解除患者睡眠困扰
近日,一名高血压睡眠障碍患者从市三医院心理睡眠二科出院,伴随治疗结束,困扰她多年的睡眠问题得到缓解,血压也平稳下来。
李阿姨今年56岁,失眠5年多,常常失眠,烦躁不安,抑郁消沉。近半年来,失眠更加严重,有时连续3-4天彻夜难眠,严重时有轻生的念头,一直没有看过睡眠科医生。李阿姨一直有高血压,半年前诊断为高血压病3级,血压波动不定,吃了安眠药能睡下,睡好了起来测血压是正常的,如果整夜没睡,血压就会飙升。焦虑、烦躁、抑郁等负面情绪爆发。在心内科反复就诊,2个月前在医生建议下来睡眠门诊治疗失眠。在市三医院住院一周后,情绪平稳下来,睡眠得到改善,她的血压稳定了下来。
日前,一名来自宁都的患者老刘也因伴发慢病来到睡眠科就诊。老刘最近1年多来无缘无故出现夜间睡眠特别差,夜间辗转反侧,难以入睡。时间长了,他感觉胃肠道也不对劲,时常几天腹泻,隔几天又便秘。1年多以来,老刘到处辗转就诊,行胃镜、肠镜等相关检查均无明显异常,越发担心自己的身体,大便问题也日益严重。最后,在医生的建议下来到了赣州市三医院就诊。
市三医院心理与睡眠二科医生经详细问诊后得出结论,患者是由于失眠导致情绪异常焦虑,而焦虑又引发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继而导致胃肠功能紊乱,出现便秘或腹泻症状。经管医生给予该患者改善睡眠和焦虑的药物治疗后,患者睡眠和情绪得到了明显改善,大便问题也迎刃而解。
据悉,近年来,上千例类似的睡眠患者,他们失眠同时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病、脑血管疾病、肺部疾患、肝肾疾病等慢病,在市三医院得到治愈,这得益于该院睡眠专科诊疗水平的提升和诊疗方式的不断创新。
心理与睡眠二科查房
特色专科 打造睡眠医学品牌
2009年,赣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成立睡眠科,致力于为睡眠障碍患者提供集睡眠诊断、监测、治疗等于一体的综合性诊疗服务。近年来,该科不断学习创新,为许多患者解除睡眠障碍,对由此导致的慢性疾病进行精确诊疗。
市三医院睡眠与心理科是赣州市卫生计生系统重点建设学科之一,是我市首家以睡眠障碍治疗为特色的住院科室,科室在中国睡眠研究会睡眠与心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赣州市睡眠专科分会主任委员,该院院长助理廖梅蓉的带领下成立,为睡眠与心理障碍疾病的患者提供规范、有效的治疗。
近年来,该院引进了美国40双视频/睡眠脑电图仪、经颅多普勒血流诊断仪、经颅磁刺激、脑电生物反馈治疗仪、体感音乐治疗系统等国际领先的仪器设备。 2016年底,该院引进了 64导脑电事件相关诱发电位监测系统,为临床诊断及科研提供很好的数据依据。日前,该院还引进了省内首台Compumedics Neuvo EEG/ERPs(澳大利亚康迪多导睡眠监测仪),对患者睡眠-觉醒节律障碍、嗜睡症、睡眠障碍,及因睡眠引起的焦虑、抑郁、躁郁症、躁狂症等进行科学有效的监测。
该院睡眠科开设了睡眠监测室,可客观评价患者睡眠程度,准确诊断单纯性鼾症、上气道阻力综合征、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发作性睡病、周期性腿动以及睡眠异常行为症等其他睡眠相关疾病。配有经验丰富的心理治疗师,为住院病人开展有针对性的个体心理治疗及团体心理治疗。
科学治疗失眠 远离慢病困扰
廖梅蓉
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今年睡眠日的主题是“健康睡眠,远离慢病”。慢性病与睡眠障碍往往互为因果,容易导致恶性循环。健康睡眠与慢性疾病有何联系?我们怎样才能拥有健康睡眠呢?
慢病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简称,其病程长,大多数慢病很难或几乎不能治愈。慢病主要包括心脏病、高血压病、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慢性肺部疾患、肝肾疾病等。来源于国家卫生计生委的数据显示,慢性病致死率居全国总死亡率之首,且疾病负担最高。
慢性病由何而来?实际上,一个常常被大家所忽略的导致多种慢性病发病的危险因素,那就是健康的睡眠。除生活中不良的膳食、运动、吸烟、喝酒是慢性病的四大危险因素外。睡眠障碍是导致慢性病的最危险因素之一。据悉,多种睡眠疾病与慢性病密切相关。睡眠障碍的患者往往很多同时合并有慢性病,越来越多的门诊患者同时是心内科、消化科、肿瘤科的患者。同时,睡眠调整不好,也会给慢性病的治疗带来一定的难度。
长期睡眠不足将给机体带来一系列问题,如:身体免疫力下降、肥胖与高血压、引发心脑血管疾病、记忆力减退、头痛、影响儿童生长发育、过早衰老、缩短寿命、植物神经紊乱等。为了让失眠患者恢复健康睡眠,远离慢病困扰,市三医院与国内一流接轨,引进国内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科学治疗失眠,方法如下:
●心理治疗。目前,认知行为治疗(CBT-I)是治疗失眠的最佳方式,其主旨是运用一定的方法改善患者对睡眠的错误认知和不良态度,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的认知行为模式,达到治疗的目的。
●药物治疗。失眠不仅仅是一种疾病,很多时候也是许多疾病的伴发症状,占临床上90%以上,比如焦虑症、抑郁症、躯体形式障碍、适应障碍、应急障碍、甲状腺功能异常、糖尿病、冠心病、慢性疼痛、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症状。医生综合分析,对症用药,失眠自然就会消失。
●物理治疗。通过仪器治疗改善睡眠情况,如经颅磁刺激治疗仪,音乐按摩床,脑磁疗,低频脉冲,生物反馈治疗仪,睡眠治疗仪等。
●中医辅助治疗。中医强调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适当予以安神镇静的药物来治疗失眠。临床上常用养血安神、清心安神、育阴安神、益气安神、镇肝安神及安神定志等方法,可随证选用。
(作者系赣州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助理、睡眠科主任)
相关链接
廖梅蓉简介:
中国睡眠研究会睡眠与心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江西睡眠医学会理事,赣州市睡眠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赣州市精神、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曾赴北大六院、北京宣武医院、广东省精神卫生研究所(睡眠研究室)等知名医院进修学习。
从事精神科临床工作30余年,主持科研课题2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研项目1项。擅长睡眠障碍、焦虑抑郁障碍、癫痫、儿童注意缺陷障碍、双相障碍,精神分裂症、老年精神障碍、强迫症、厌食症、记忆障碍等各种精神心理障碍的诊疗。